搜尋此網誌

星期二, 4月 08, 2014

清明節記事


清明節記事

2014.04.08

謝於真

小時後其實我還蠻喜歡過清明節的,因為對於我而言那真是特別的一天。全家族的小孩都會在這天聚集,然後在祭祖完後,大家一起站在我們家族的墓園,「謝家奉安塔」前合影留念。家族的塔前總是有許許多多兒時的記憶在,有因為嬉鬧被長輩制止的狀況,也有難得可以光明正大玩火(燒金紙)為了搶燒金紙然後和堂兄弟姊妹間的競爭和比賽,還有阿公阿嬤過世時,要進塔安厝時的傷心和難過總之是充滿了許許多多回憶的地方。

關於家族這「奉安塔」的故事,我曾不只一次聽阿公他們提及,那是日治時代的建築,圓形的塔,據說當時那個戰爭及物資缺乏的時代背景下,要能夠蓋成這家族的塔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而全台灣有三座一模一樣的塔,分屬三個不同的家族所擁有。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在某個地方我看見另外兩座塔時,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但是我想那將會是另一種生命很奇妙的聯結吧。

塔前的祭祖儀式完成後,大家都會往老家的方向移動,接著當然也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只有那一天是可以隨意的吃零食還有不被控制的奔跑嬉戲,捉昆蟲,拔著小花小草玩扮家家酒。堂兄弟姊妹湊在一起,祭祖好像對我們而言沒什麼特別的意義在,但是記憶中互相連絡感情還有一起皮到是很令人懷念的事情。還有就是好像在考記憶般的,對著家族中的所有長輩們,從大伯公到六叔公,伯母婆到嬸婆;伯叔父母,當然年紀比我們長的堂兄姊也佔了年齡的便宜,一一的打招呼問候,這也真的是記憶中的一絕。不過令人最為享受的當然是家族中這些有著極好的廚藝的婆婆媽媽們的美食了。

長大漸懂事後,我卻不是很喜歡過清明節。不是因為信仰的緣故。而是當塔中被安厝著一位又一位從小看著我們這些小孩長大的長輩和親人們時,這清明節對我而言總是有著不一樣的情愫和感覺在,是種思念、不捨、與哀傷。

今年的清明節我來不及將我的思念寫成文章紀念這些故人們。然後也因為時間的緣故所以上山時,塔前的祭祀活動已經完成然後淨空了。不過我還是到了塔旁,站在阿公和阿嬤被安厝的位置旁邊,在那裡享受我和他們的精心時刻,跟阿公阿嬤說了說話,也順便報告一下這一年多來的近況。我真感謝上帝讓我可以生活在我們的家族中。也感激家族中的這一切,當然也謝謝阿公阿嬤這些家族的長輩們讓我們可以擁有滿滿的愛,在愛中與祝福中成長。更謝謝阿公阿嬤他們把正直、善良、溫柔、節儉、恭謙的身教和榜樣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每當想到過去被他們所保護與疼惜的總總時,心中總是充滿著懷念與溫暖

家族已經連續兩年都是由外燴師傅所煮的食物來取代我們這些好手藝的長輩們的「謝家菜」。中午吃飯時,我坐在這些長輩們的當中,聽著這些長輩們說著前兩代的故事,忽然間發現我們長大了,而他們真的是有了年歲呢!最妙的是這些長輩們把謝家的長輩們形容的真是有趣和貼切,然後我聽著他們一個一個互相呼應自己持家的過程還有婆媳夫妻間相處的總總真是覺得不可思議,也真覺得那個年代的女性真是難為也辛苦。特別如果要有份工作然後又要兼顧家庭的話,真是前衛也非常的不容易呢!因此更讓我對長輩產生了深深的敬意與不捨的情懷。

我想我們的家族是台灣很典型也傳統的家族縮影,在這些談話與對話的過程中,我忽然看見了世代交替、看見了時代及社會變遷的種種軌跡也在我們的家族中上演著。非常可惜的是,我們這個世代沒有人有傳承到這些好的廚藝,如果要讓我們來煮食,我看我們大概只能端出漢堡和三明治吧!這流失的傳統或者說是文化,真的是另人感到可惜,不過好像也不能夠如何。然後我也更加理解還有心疼那個保守與壓抑的世代。雖然如此,可我還是認為特別在華人的文化中,理解和明白真是重要,特別在護理工作及與人接觸的專業上。若是無法理解不同世代的文化背景,那麼真的很難把人照顧好呢!

然後也覺得我們這個世代實在是幸福的很,因為出生時台灣的經濟正好,所以也沒受過什麼苦,所以造就出很多dreamers吧!我常說我們沒有肩膀,這是真的,我們無法像父執輩般有著大時代的使命可以承擔,更無法像下個世代一樣,趕說趕衝,為著自身的權益做困獸之鬥。就像是海綿一樣,卡在中間。而海綿的特點就是遇水時受到滋潤時就很柔軟且包容並且是很棒的培養皿,但是當在枯竭的環境下就非常的容易乾裂然後放空且定格呢!

今年的清明節,對我而言真是特別,過去我總覺得自己彷彿要在這世代交替的洪流中溺水然後不能呼吸,而今我卻在這些和長輩們的對談中,看見這時代及社會的變遷和轉變。我想不管在家族中,在專業中,甚至在我們的國家社會中,在這些新舊世代的交替中,我還是海綿世代,但是卻因為這些理解與看見,心中多了股安定與力量呢!不過如果您//你 想要問我是否有承擔責任和使命的勇氣的話?我的回答還是 I do not know! 因為海綿終究還是海綿吧! :P

阿祖、伯公、叔公、伯母婆、阿公、阿嬤們我愛您們!也想念您們~

沒有留言: